资深导师一对一咨询

从两性关系看爱之道

admin2023-08-10 22:58:59424

人类温饱之后的需求就是情感生活的需求,人生的幸福快乐与情感生活质量关系极大。小的时候是与父母的关系,长大以后是与爱人的关系,老了以后是与孩子们的关系。家庭对于中国人的生活太重要了,情感在中国人的生活中的分量很重,中国人在一起谈论得最多的就是情感问题、孩子的问题、老人的问题。中国文化是先爱家然后再推而广之爱国家和天下,所以叫“家国情怀”,从价值观的提升次第来看这也是意识成长的客观规律。

导师一对一:aizhidaozixun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导师一对一

两性关系不是仅仅结婚生子那么简单,中国的离婚率最高的城市已经高达39%,其中,女性出轨比例最高的恰恰是全职妈妈。男性出轨最高的职业是IT技术男。

我家的邻居是一户白领,男方是IT男,女方是教师,客观上来看,这两位都知书达理、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应该能享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生活。结果,女方先出轨与一位福建的茶叶商人私奔,丢下孩子不管,一走了之,两人很快就离婚了。男方也很快找了一个结婚了,孩子就一直由爷爷带大。父母双方因为彼此没有感情,所以,对这个孩子也是不闻不问,结果,这个孩子就患上心脏病,心脏病的心理机制就是因为缺爱,孩子从此以后出门都是低着头走路,心事重重,觉得父母已经抛弃了他。原来以为事情就这样了,哪知道,女方东北的娘家人突然“杀到”,前丈母家带着自己的大女儿和女婿还有孩子,径直住了进来,要来争房子了,争执的结果,男方的老两口搬出去,把房子过户在孩子名下,丈母家一大家子住下来,孩子由丈母娘家负责带。自始至终,男女当事人双方始终都没有出现过。那一夜,孩子听说爷爷也要丢下他,孩子哭得心脏病发送医院……这是发生在我身边真实的事件。

(来自民政局官网,调查显示,在中国,出轨的女性中,67%是全职妈妈为了寻求激情,其次是教师13.8%,医生8.6%,文秘7.2%,设计师6.1%。而IT男,则是男性出轨率最高的,出轨率占比10.6%,金融业8.2%,教育业6.5%,医生4.6%,律师3.8%。

离婚的主要原因

NO.6 购房需要

NO.5 不良嗜好

NO.4 婆媳不睦

NO.3 性格不合

NO.2 家庭暴力

NO.1 一方出轨

类似的事件还在上演的还有多少家庭在面临着解体,所卷入的是双方的家族,一个人的婚姻是一个家族的事情,最后,孩子是牺牲品。这个孩子未来极有可能患上抑郁症。而我国目前尚未针对建立离婚后家庭孩子的心理调适与强制性预案和咨询干预方式。那么,可想而知,这样的家庭业力就将传递下去,而受害的人将越来越多。

而离婚的原因,从第一项到第五项都是心理因素,那么就不知道在谈恋爱可选择的时候,究竟自己是怎么想的呢?爱人的选择问题也是爱的教育,原生家庭因为爱的不足够做造成的心理问题,后期需要调整也是爱的教育问题。因此,爱的教育已经刻不容缓。这是到关系国民的心理健康素质、幸福指数、社会稳定、甚至生产力和创造力的大问题,这也是关系国家民族未来的大事。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国人对爱的理解还一直停留在自我需求的满足上,过去中国社会的婚姻状况就不理想,是因为社会舆论环境和物质生活的限制,人们选择了隐忍不发,其实婚姻的质量并不高。现在,因为物质生活条件的提升和观念的开放,中国的婚姻质量低下的问题就浮出了水面。婚姻质量的问题在社会的各个阶层都存在,与个人财富多寡,学历的高下没有直接关系,两性关系是一面镜子反映出每一个人对爱的理解程度,也反映出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态。这不是个人的问题是中国文化环境问题。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

这其中的数字有各种诠释,如果我们从人文的角度来解读,那又是另一番景象。

道:代表不可说不说的无常万有的空,我们在此就不去究竟它了,毕竟我们是在讨论人间的情怀。

一:人间唯一真实的存在就是爱,其他的都是对爱的演绎,这里所说的爱是大爱,全然付出的无条件的爱。

二:大爱之下的就是小爱,小爱即,情与恨,情是交换的爱,恨是得不到的情。情在交换平衡的时候就会让人感受到快乐,当不平衡的时候就会感到痛苦,而心生执著。得不到的时候心中就会产生恨,恨是一种毁灭的力量。人性觉得当他可以毁灭一件东西的时候,他对这件东西是有掌控权的,当他觉得可以毁灭它的时候,就觉得这个东西是属于他的。两夫妻吵架的时候,经常会摔东西,当他觉得这份情感,他无法把握的时候,他可以通过摔东西来表明他对身边的这些东西是有掌控权的。

三:是联系阴、阳两级能量的中间连接,因为这种连接,“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这里的气就是连接的能量,能量千变万化,连接就是缘。“缘起性空”说的是一切存在本性为空,而“缘”来自于这空的本性,缘起可生万有。男女之间本来互不相识,在生命中根本没有对方的存在,因为种种机缘造化,产生了连接,经过时间的累积,又产生了感情,进而又进入婚姻,养儿育女,新的家庭诞生,期间,千种风情、万般纠结,造就人世间的种种故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补有余”。——《道德经》

天道,对内心充足富裕的人会源源不断地给予回报,而对于内心匮乏的人就会不断地夺走其现在已有的。在亲密关系中就是如此,一个内心富足的人愿意付出,身边聚集的人就越多,越有吸引力;内心匮乏的人,内心的能量越匮乏,越想索取,身边人就越少,能得到的帮助和机遇也就越少。

“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道德经》

既然此生为人,其实,就已经俱足智慧和能量去付出爱,因为我们心中的爱与生俱来。如果我们可以付出给别人,其实我们自己就会拥有更多。因为,当我们自己内心富足的时候,我们才会愿意付出,而当我们付出的时候所吸引来的资源和人也会越多。吸引来的人越多,当然我们的内心爱的能量的流动也就更加丰沛。基于爱,爱与被爱是一回事。这个道理在起初人们并不能理解。人性将物质上的匮乏感当作是内心的匮乏,而爱是非物质存在,对大自然来说它本来是不存在的,是被人类创造出来的感受与体验,是自我所需要的,因为爱的感受让自我感受到被认同、有价值。爱让人类连接在一起相互合作,成为相互依存的群体,得以生存下去。人类的个体生存能力非常低下,在动物界,如果从个体生存能力这个角度,无论如何我们也无法爬到食物链的顶端。正是因为如此人类通过理念用语言的方式连接起个体,相互协作创造了工具和文明,躲在文明的背后人类才得以生存至今。关于“人之初”的问题,我在“人之初、性本善”一文中有详述。

爱显然是非物质存在,它是一种体验和感受,而感受和体验需要通过行动才能产生。被动地接受成为一个索取者,你也会感受到爱,这份感受也许是满足感、被关注、安全感等。在现实生活中,人性的贪婪会导致最终导致依赖和自主付出能力的缺失,甚至连感恩的心态都缺失了,彻底变成了寄居式的生存方式。爱的感受是无比多样的,因为它是至高无上的,所以事实上,人类一切感受都可以以爱冠之。当你愿意去付出的时候,你就可以感受和体验到爱的另一面,那就是自信、独立、自尊、富足、自豪、成长、喜悦等正面积极的感受。这些爱的体验是自主的,而通过索取得来的满足感、安全感等是被动的,是需要不断地被强化的,一旦“断奶”,心灵就会处在焦虑恐惧之中,长期被动满足爱的心灵无法得到成长,因而是脆弱的。

无论哪一种文化,在爱的教育方面都有一个共识,都强调付出才是爱的真义,经由付出我们才能意识到爱的主体是谁,主体即本体,心即爱,爱即生命的本体。


本文链接:https://www.51aizhidao.cn/post/875.html

阅读更多

网友评论